[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有关武安地铁28号线什么时候通车?希望回复的更详细一些!

发布时间: 2023-01-28 11:2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admin

  在濒临死亡的人面前,我们显得束手无策,很明白某人即将离我们而去,我们再也看不见他了,此时我们感到非常悲伤和孤独。在我们的意识当中,死亡就意味着毁灭和失去一切,我们在悲叹亲人离去的同时,也不断地否定和避讳死亡,有人因此活在死亡的恐惧之中。

  人终将一死,然而对于死亡的真正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有人忌讳它,像躲避瘟疫般将之看作是谈之色变的命题;有人则轻率地看待生命,视死亡为儿戏,甚至将之神化,看作解脱,说到底,关于生死的意义,我们从来都没有去认真地思考过

  有人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事实也确实如此,一场疫情过后,死亡的阴影慢慢消散,在如此紧张的生活节奏之下,人们又开始疲于奔命似的去追逐更多的物质,依循着既有的生活模式,开始日复一日的单调、琐碎的日常。而当我们自身濒临死亡的那刻,会变得手足无措,追忆过往,悔不当初,此时恐惧和不安侵蚀着我们,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被疾病所击倒,而是被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茫然、无助而击垮。

  《西藏生死书》在全球受到热烈欢迎,有人说:“这本书活似一位上师。”它已经被各种教育、医学机构所采用,其目标是为临终者、家属和照顾者提供精神关怀。

  我原本希望本书能够启发一场宁静的革命,改变我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和照顾临终者的方式,进而转变我们的人生观和临终照顾,但十年过去了,我们对于精神转化和真正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需要仍然迫切如昔。

  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没有佛性根基,也没有深入研究藏传佛教的深刻教义,我不把自己的体悟看作是通过此书而达到解脱和证悟。充其量,我只是透过本书的内容而开始静下来思忖生死的关联与意义,开始认真看待生命。此时,我想从死亡的观照、生命的无常以及认真看待生命三方面来直面我们的人生。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的作者)在书中强调“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意思是: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无论什么样的人,即便是大奸大恶之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会真正发现世上的一切功名利禄也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一切的恩怨情仇在最后时刻也变得毫无意义,此时内心潜藏的那份真心、爱心占据主导地位,在最后时刻才开始醒悟什么是人生真谛,也会不无感慨地想真正去做一回好人。

  许多人在面临一场生死离别后才开始大彻大悟,对死亡不再那么恐惧,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始以谦卑开放的心态去重新衡量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接受死亡,并增加了对他人的关怀,肯定了爱的重要性,并希望把爱的能力延续传达给他人,从而具备更大的慈悲心。正如索甲仁波切所说“接受死亡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并发现生死之间的基本关联,如此一来,就很可能产生戏剧化的治疗效果”。

  在节目《豫见未来》里,《红楼梦》中“晴雯”的扮演者安雯,在经历过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夜晚,在体会到对死亡的恐惧后,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后,她带着强烈的求生欲,开始观照死亡,坦然接受随时来临的死亡,反省自己的人生,她想要“拼命地活着”,她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她想要把最美的影像留给大家,即便死亡来临,她也无愧余生。

  不管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遭际如何,但在面对死亡时,都希望我们能如曾经的一位妇女所说:

  我慢慢感觉到一股强烈的爱,有能力把爱传达给他人,有能力在我四周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找到喜悦和快乐。对于生命和临终的人,我有强烈的慈悲心,我非常希望他们多少能够知道,死亡的过程只不过是生命的延伸而已。

  瓦茨曾经说过:“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孔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反省可以慢慢带给我们智慧。当我们从不断重复的固定模式中跳出,在内心深处做一番真正的自省和改变,那么我们必将跳出窠臼,有所改变。

  反省死亡,是为了再内心深处做一番真正的改变,并开始学习如何避免“人行道上的洞”和如何“走向另一条街”。

  一场疫情下来,每天不断跳动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陨落,无数家庭亲人的生离死别的场面历历在目,天灾人祸,避之不及,唯一感慨的是生命无常。死亡离我们看似遥远,却又如此近。明天和意外我们从来不知谁来得更早。当我们还执着于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时,却不知生命的常态是无常。

  只有真正在心里接受无常,我们才可以慢慢摆脱执着的观念,学会放下,当你能够放下执念时,你的视野将越来越宽广,放下才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生命中的逆境,实际上就是生命无常带给我们的启示。困难和障碍,如果能够加以合适地利用和了解,就可以变成出乎意料的力量源泉。

  接受无常,我们便会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坦然应对,将会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相比其他,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是“当下”,此时此刻此地。面对无常,只有懂得生命的脆弱,才知道生命的可贵。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却不应该受到朝九晚五生活缠绕,不要过分地扩展外界活动,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

  当我们放下世俗中执着的贪欲时,自然就能心无挂碍,长久累积的负面情绪和心态,也会慢慢舒缓,消除了这些负面心态,你的善心便会慢慢显露,我们的善心和仁慈之心散发出来,就能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让真性得以绽放。

  生命无常,当珍惜生命,珍惜当下。俗话说“未来太远,过去太迟,活在当下最好”。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的作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对死亡以及亲人离世的悲痛与焦虑之情,让我们能够从人生的遭际中脱离出来,从而能够直面生死,直面人生,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也能将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琐事以及累积的负面情绪中跳脱出来,从而达到静心旷达,把心从执着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从而启发深广而自然的宽容心,从而激发内心真正的积极力量。

  正如演员陈坤所说“我了解了死,我更珍惜生。于是不再逃避,坦然地向前走”。

  当你怀着一颗正面的心,把正面的能量传给他人,你就不会“死”。因为爱,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