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全球财经连线%债市开放迎新规

发布时间: 2022-05-31 07:2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admin

  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获准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没有变化,程序进一步简化,可投资范围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公告的出台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来听取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丽峰的解读。

  《全球财经连线》:三部门发文进一步推进债市开放,首先想请您点评一下,最大亮点是什么?

  于丽峰:本次三部门发文最大的亮点是将境外机构投资国内债券的范围进一步扩充到交易所市场。此前,境外资金主要通过代理行和债券通渠道进入国内债市,但这部分资金只能投资银行间市场,不能投资交易所市场。能够投资交易所市场的境外机构只有QFII和RQFII这一类的资管机构,这部分资金相对有限。本次三部委发文以后,通过代理行和债券通渠道进入的资金也能够进入交易所市场,就是说,扩大了外资在国内债券市场的可投资范围,丰富了交易所的境外投资者类型,原来只能投资银行间市场的国外央行、主权基金、一些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以后也可以投资交易所市场。

  同时,外资入市程序也得到进一步简化,同时可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债券借贷、以风险管理为目的的相关衍生产品、ETF交易等,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流入债市,丰富国内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类型,多元化资金供给,提高国内债市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于丽峰:首先,此次三部门发文是推进国内债市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强化了国内债市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在银行间和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框架内按照“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明确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整体性,体现了三部门坚持人民币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理念,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国内债市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境外投资者长期持有国内债券的信心。

  其次,本次发文以后,交易所外资占比将提高,从2022年4月的托管数据看,交易所市场公司债外资持仓占比仅为0.3%,不及银行间市场信用债外资持仓的一半。公告的发布,将为交易所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境外机构配置交易所市场债券的规模和比例将逐步提高。

  最后,未来境外投资者的增长潜力和增长空间仍然很大,我国债券市场的外资持仓比率不足3%,远低于其他新兴市场10%-30%的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体量和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匹配,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和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持续提高人民币债券的配置比例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债券目前仍处于外资流入的初级阶段,外资主要持有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同业存单,未来随着国内信用债市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外资持有国内债券的品种将进一步丰富,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包括八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根据《行动方案》,上海将于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同时出台系列政策稳外资、促消费、扩投资。《方案》将对经济带来怎样的提振?我们来连线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

  郑后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重振经济的50条举措,政策力度较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助企纾困、复工复产复市、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促投资、资源要素、民生保障以及营商环境等8个方面出发,系统完整地提出加快恢复经济的举措。第二,《方案》的落地性强,每条举措均有更加细化的落实措施,确保相关举措能够落实落地。第三,明确每一条细化措施的办理方式以及责任单位,明确责任归属,强化责任意识,利于后期的督察督办。

  《全球财经连线》:《行动方案》的出台,是否意味着二季度国内疫情冲击经济的“至暗时刻”已过?你怎么看下半年的经济形势?

  郑后成:二季度国内疫情冲击经济的“至暗时刻”已过,这一判断的依据有以下两点。第一,4月上海市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为5.1万例,5月大幅下降至不足0.5万例,表明上海市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二,《行动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前期制约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得到系统性解决:复工复产复市将在生产端推动上海市经济的修复,而促消费促投资稳外贸将在需求端拉动上海市经济的增长。

  展望下半年,美联储加息缩表与大宗商品价格位于高位利空全球经济,叠加考虑PPI当月同比下行,预计出口增速将面临一定压力,新冠病毒变异以及境外输入的压力持续存在,大概率继续扰动消费增速,而在财政部将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的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增速难以大幅上行。综上,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并不十分乐观,需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力度。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迎来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0.6%,深成指涨1.04%,创业板指涨1.2%。A股行情的分析,我们来连线招商证券策略资深分析师陈刚。

  陈刚:今天市场涨幅、市场整体情绪表现还不错,酒店、餐饮、汽车、家电等板块,涨势都较好。

  市场目前交易的可能主要还是疫情缓解、复工复产的逻辑。像酒店餐饮板块,反映的都是疫情的好转。汽车等板块,一方面反映了政策刺激,另一方面则受复工复产影响。因此,目前整体以交易边际好转为主。

  此前,5月25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基本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地方政策应出尽出。我们看到,昨日上海出台了相关政策。后续,其他地方可能也会有稳经济的政策出台。因此,对应到各个地方的相关企业,对市场整体情绪有积极影响。

  《全球财经连线》: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平稳,上海发布重振经济50条措施,A股市场是否迎来更为确定的投资机会?

  陈刚:目前来看是的。我们觉得,此前大家最为担心的可能是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过大,目前来看,疫情正在边际好转。为了应对此前疫情导致的下行压力,各地方在中央部署之下,也推出了稳经济政策与相关举措。我们认为对市场而言,无论是疫情好转还是政策出台,对市场的影响都是偏正面。

  其实市场4月底就已经开始反弹了,到现在差不多已有一个月。另外,从这个时间点往后看,我们预计会震荡上行,但是上行的空间与幅度可能不会太大。但是,也不用担心会跌破此前低点。因为我们看到,4月份低点对应的是疫情扩散、经济担忧、外部美债上行、人民币汇率贬值、海外通胀等超预期因素的组合。

  目前来看,当时这些最悲观的因素都已经有边际好转。所以,从目前市场大环境与市场预期的组合角度来看,相比当时低点已有大幅好转。我们认为未来跌破此前低点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

  其中可能新基建会更好,因为目前新基建面临全球需求共振,特别是风电光伏等板块。欧盟上周宣布成立能源平台工作组(REPowerEU),计划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供应中的占比目标大幅提升。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几年,欧洲在风电、光伏的建设与推进力度可能会相当大。同时,国内也有稳增长的需求,所以新基建板块面临内外需求共振的格局,可能会更好。

  老基建板块,目前有很多投资者担心落地效果不好,所以目前涨幅有限。目前板块估值还处在低位,因为疫情导致老基建项目落地延后,这些都会反映在后续的数据上。所以我们也看好老基建板块,但相比之下新基建板块可能会更好。

  再来看一下港股。港股今日继续反弹,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2.06%,恒生科技指数涨3.94%。

  5月27日晚间,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两地证监会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互联互通。ETF纳入互联互通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我们来连线香港证券学会专业委员温天纳。

  温天纳:香港及国际投资者对符合条件的ETF纳入成为互联互通标的是非常重视的。这将大量丰富现有的互联互通投资范围,从产品上来讲更为丰富。

  从沪港通开始,我们看到投资标的不断扩容,到后来深港通不同的互联互通,甚至是一些产品的互认,也是朝着扩容的角度去发展。

  这方面来讲,我们非常明确的一点是,ETF是一个更平均、更平衡的投资产品。从投资者风控的角度来看,在有限的资金下能够接触更广阔的投资范围,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涵盖若干产业、若干范畴、甚至整个股市的指标性作用。

  现在很多投资者对中国A股非常感兴趣。从资金布局来看,他们很多时候可能采取更为平衡、平均的投资方式。那么,ETF产品的推出,能够满足很多投资者的需求,对投资者布局能起到更平衡的作用,在未来也会引入更多资金。资金流入也会间接促进A股市场、港股市场等更大范围的扩容,这对股市引进长线投资资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股市的平衡发展也会有更好的指标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