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有关阿(ā)谀(yú)逢(féng)迎(yíng)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发布时间: 2023-12-02 07:4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admin

  近日,在巡鹰集团数字锂电新生态开放大会上,巡鹰集团董事长褚兵表示,今年是双碳战略提出的第四年,新能源产业供需关系已发生转变,过去三年需求爆发但产能短缺,而当前则是产能爆发,但G端(政府、事业单位)、B端(企业)、C端(消费者)需求增长相对放缓。新能源产业应用市场广阔、专业且复杂,要想彻底解决市场发展瓶颈,必须深入各个应用场景进行战略布局,全面释放需求能力。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260GWh。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860GWh。而1~10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仅557.6GWh。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为51.6%,2023年有可能降至41%。

  如何激发新能源后市场需求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新课题。“大家制造能力解决了,供应链能力解决了,但是应用的能力还没有解决,我认为这是整个行业目前的痛点,也是巡鹰重点关注的领域。”褚兵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巡鹰集团成立于2011年,是集新能源领域制造、运营、服务、投资整合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目前拥有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梯次利用、材料再生等核心业务板块。

  巡鹰集团把电芯作为新能源前、后市场的分割节点。对于新能源前装市场而言,目前业内较为规范,但后市场却并非如此。以电池回收环节为例,目前大量退役电池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在回收处置过程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而经过非正规渠道处置的退役电池又流入拼装市场,拼装产品会造成新的安全和环境隐患。

  为解决行业痛点,巡鹰集团致力于通过构建生态的方式来打通整个新能源后市场的产业链,并提出“3+1”的体系化解决方案,即产业+市场+资本+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巡鹰集团高级分析师褚延鹏向记者解释称,在产业端,巡鹰集团会向上下游合作伙伴开放所有的设备、产线、技术等,包括电池PACK(包装)应用、PACK制造、电池的梯次利用以及回收;产业端离不开资本端的推动,所以解决方案中配套有电池资产服务、金融服务等;在市场端,巡鹰集团也会向上下游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巡鹰出行,未来还会涉及换电市场。最后,数字化其实是一种辅助工具,通过智能物联网(AIoT)+区块链结合的方式,实现设备数据可信上链,打造新能源设备区块链平台。

  “我们不生产电芯,只做电芯的搬运工。”对于上述业务,褚兵总结道,巡鹰集团也将从电池后市场运营商转向平台商。

  为落地“3+1”的体系化解决方案,在上述开放大会上,巡鹰集团与蚂蚁数科、富邦华一银行正式启动合作,三方将围绕产业数字化、绿色金融等方向展开深入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