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行唐地铁46号线多久才能通车?必须得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 2023-02-13 20:4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admin

  在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在李家坡之战中用土工作业的方法推进李家坡,全歼从川崎大队的一幕令人倍感振奋。但是,这种战法在实战中真的可行吗?

  我们先来还原一下现场的情形,当时,日军山崎大队五百人盘踞李家坡这个小山头,居高临下与八路军对峙。我军程瞎子团久攻不下,伤亡不小。此时,旅长主动换将,改由李云龙的独立团负责主攻。李云龙想出了一个天才的方法,利用挖坑道的做法步步推进,一直将坑道挖到了李家坡前。

  随着李云龙的一声令下,独立团用早已准备好的3000多颗手榴弹,投入了李家坡。李家坡顿时被夷为平地,山崎大队被全歼。那么,坑道推进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说亮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比一般的抗日神剧要强得多,但本质上,亮剑依然是一部抗日神剧。试想下,日军特种部队500人踞守高地,我军挖地道推进,可以把手榴弹扔到日军的高地上,那日军为何不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率先向我方坑道内投弹?难道鬼子都是死人吗?

  其实,李家坡之战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就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关家之战。而山崎大队的原型,就是历史上日军的冈崎大队。

  1940年10月,日本冈崎大队一伙约600余人,窜入我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内。这支日军特种分队行动迅捷,来去如风,误打误撞之下,竟然占领了黎城县境内的黄崖洞。黄崖洞是八路军的兵工厂所在地,岂能让日军占据?

  彭总一声令下,我八路军129师386旅在陈赓的指挥下,迅速出击,痛击黄崖洞之日寇,冈崎大队被迫撤出黄崖洞,就此被我军包围在了关家。

  关家垴是太行山上的险要山头,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冈崎大队占据关家垴,利用火力上的优势负隅顽抗,与我军展开对抗。日军一个大队就敢深入我军根据地,这还了得?彭总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129师全部出动,一定要将冈崎大队全歼!”

  在刘伯承司令员、邓政委的指挥下,我129师迅速出击,在山西决死纵队两个团的配合下,对关家垴之敌展开强攻。此时,日军已经在关家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关家窑洞与窑洞相连,既可以作为火力点射击,又可以躲避手榴弹,日军又有强大的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的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我军几次组织突击队试图攻上,都被敌人击退,伤亡颇大。奋战两昼夜后,我军指战员有点吃不消了,刘伯承司令员、邓政委、陈赓旅长一起面见彭老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刘司令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关易守难攻,敌人又有飞机轰炸助阵,这样打下去,我军伤亡太大,可否围住山脚,待敌人粮食吃完被迫下山时再打?”陈赓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不能再硬打下去了。

  彭老总斩钉截铁的说:“必须全歼敌人!如果拿不下关家,你129师番号撤销!”

  彭老总此时是铁了心一定要打下了,其实彭总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日军冈崎大队,以一个大队的单位,竟然敢深入到我太行山根据地的腹心,如果不全歼这股敌人,给他们以震慑,那日后敌人对根据地的扫荡只会更肆无忌惮。

  军令如山,刘司令员与邓政委只得指挥部队,加紧进攻关家了。我军向关家垴连续发动十余次冲锋,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后,刘司令员想出了挖地道上山的办法,成功接近了敌人的腹心阵地。在我军将士的浴血搏杀下,冈崎大队顶不住了,被歼灭500多人,只剩50余人倚靠窑洞工事苟延残喘。

  眼看我军就要将冈崎大队全歼,此时,日军的援军已经逼近关家垴。为了避免陷入对方包围圈,八路军129师以及决死纵队审时度势之下,撤出关家垴阵地,关家垴之战就此结束。

  在关家之战中,我129师以及决死纵队将士浴血奋战,给了冈崎大队毁灭性的打击,但由于我军没有重武器,无法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面对敌人的坚固工事只能用血肉之躯搏杀,我129师伤亡极大,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虽然八路军付出的代价不小,但关家垴之战的意义还是很大的。冈崎大队在关家垴几乎被全歼,大大震慑了华北日军,从此以后,日军再也不敢以大队为单位进行扫荡了,这对维护我华北敌后战场根据地的安全,起了巨大的作用。

  历史上的关家之战,与电视剧中的李家坡之战大相径庭,我军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全歼敌人。战争是残酷的,我军在关家付出的牺牲,也是非常大的,远不是电视剧中李云龙那么轻松写意。

  李家坡之战中,李云龙用坑道作业的方法摧毁日军,这在历史上是完全行不通的。我129师能在关家之战中攻上阵地,靠的是挖地道。挖地道是地下作业,敌人是看不到的,而李云龙那样的露天坑道,直接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日军只要不是瞎子,肯定会一通投弹到坑道。如果是这样,坑道内李云龙的独立团后果如何,可想而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