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历经三百多年才建成的大教堂外墙上为什么有两个面包?

发布时间: 2024-01-27 08:1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admin

  顶着午后艳阳,走在弗莱堡大教堂的广场上,听到教堂里传来阵阵琴声。我掏出手机看看日子,今天不是礼拜日,为啥会有琴声?

  难道是有什么仪式或者活动?一向好奇心爆棚的我,连忙走进去看看。结果是啥也没有,只有几个人坐着默默祈祷,有人在祭坛旁弹琴。

  后来才知道,原来弗莱堡大教堂即使非礼拜日或有重大仪式,仍长期有人弹琴。琴声悠扬,抚慰心灵,教堂存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吧。

  弗莱堡大教堂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弗莱堡人的精神慰藉。这座教堂于1200年开始兴建,1513年正式完工,历时三个世纪。

  三百多年的工期,在中国人看来难以想象,但在欧洲大教堂的建设中却是常态。弗莱堡大教堂的建设速度还算是比较快的,这是因为取材因地制宜,还有当地财力支持。

  由于紧邻黑森林,弗莱堡大教堂采用了黑森林盛产的红色砂岩作为材料。不过也因为这种砂岩很容易被风化侵蚀,所以常常要替换。因此,只要夏天来弗莱堡,大教堂基本都在局部修缮,如今的外墙材料基本已是全新,倒是建筑内部仍如初建之时。

  教堂内的窗户和墙上,可以见到各种符号,在其他大教堂里很是少见。这些符号其实与资助者有关,教堂开工后,弗莱堡当地的富裕市民很快就承担起了经费,并且在三百多年时间里代代传承。教堂也会记录下他们的付出,比如有一扇窗户下刻着一把剪刀,就是指这扇窗由裁缝协会捐资所建。

  作为弗莱堡人的精神慰藉,大教堂承担起了教化功能。如今在教堂大门上方,仍可见到一组圣经人物雕塑。在教育尚不普及的中世纪,这些雕塑就是市民们了解圣经故事的教材,也正因此,这个雕塑群也被称作“无字圣经”。

  沿着狭窄的旋转楼梯费劲往上爬,很快就可登上116米的钟楼,这是德国仅存的中世纪哥特式教堂钟楼。钟楼塔尖有16口钟,其中最大的豪森纳钟铸于1258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大钟。

  站在塔顶望向这座黑森林边上的童话城市,古朴雅致,街道错落。其实这古朴并非“原版”,二战时盟军轰炸弗莱堡,将附近夷为平地,唯有大教堂在盟军事先计划下得以保全。后来弗莱堡人修旧如旧,几十年间又造出一个旧城。大教堂仍是城市的制高点,也是人们的信仰之源。

  这种深入骨髓的信仰,支撑着这座城市。从当年捐资建教堂,在教堂汲取圣经知识,再到当下的富庶宜居,弗莱堡人诠释着信仰二字。

  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反倒是一个细节:在大教堂的一侧,外墙上刻着一大一小两个面包。这是咋回事?问过才知道,原来当年教堂边上就市集,人们在墙上刻上这两个面包,就是面包的大小标准,避免短斤少两的问题。这是不是也算一种信仰?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