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米易地铁24号线换乘方案,希望回复的更清楚一些!

发布时间: 2023-02-12 16:4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admin

  在一个省的职能部门中,交通厅可以说是十分敏感的重权单位。因为这个厅执掌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和政策制定大权,每年涉及的资金额度相当巨大。

  负责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省财政性资金安排建议,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省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公路、水路有关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提出有关财政、土地、价格等政策建议。

  也就是说,每年全省公路、水路的投资计划、投资项目都是交通厅最先知道,而且收费政策也是交通厅一手掌握。

  在信息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不要说直接参与工程发包、招标、施工建设,就算是能够提前知道全省年度建设计划,起码也能兑现上亿的价值,几乎可以坐地收钱了。

  2017年热播的现象级大剧《人民的名义》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出身草根,身居高位后因贪腐毁灭的反面角色祁同伟。

  作为“汉东省”的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已经是正厅级干部,年富力强的他做梦都想成为副省长,虽然只是高升一步,但“副省部级”与“正厅级”之间天差地别的待遇足以令他趋之若鹜。

  “祁同伟”绝非孤例,现实中恰恰有一些与他轨迹类似,也同样努力,但最终贪腐身败名裂的原型人物。

  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刚刚解放的江苏宜兴,一户赵姓人家简陋的房屋中有一个男孩呱呱坠地。

  家里人带着望子成龙的心情,给他取了一个“詹奇”的名字,古文中“詹”通“瞻”,“詹奇”也就是能够看到不同寻常的事,家里人希望这个孩子能够走出农村,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虽然名字是“詹奇”,可赵詹奇的前半生却平平无奇,他按部就班地上学、念书、进厂,只不过在那个生活并不宽裕的年头,能够在大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足以让留在农村的童年玩伴们羡慕了。

  赵詹奇去的是浙江制药厂,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这让穷小子赵詹奇一下子就坠入了爱河。

  姑娘名叫汪沛英,在杭州红波无线电商店上班,比赵詹奇小5岁,是杭州本地人,古人都说江南出美女,汪沛英的长相就是典型的江南美女。

  即使从几十年后的照片来看,汪沛英依然风姿绰约,她眉目含春,姿容秀美,皮肤白皙,令当时周边的许多男孩子都一见倾心。

  只不过,那时的汪沛英是大伙追捧的“万人迷”,走到哪都是众人瞩目的核心,而赵詹奇却是一个出身农村,既没背景更没财富的普通小伙子,像他这样的大街上一捞就是一大把。

  别的小伙子请小汪看电影,手头局促的赵詹奇买不起电影票,他们给佳人送花送糖果,赵詹奇也送不起,当年的小赵只能把爱意默默地藏在心里,这段朦胧的“初恋”也就无果而终了。

  不过运气不错,在制药厂赵詹奇还是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李蓉,两人年龄相仿,出身相近,彼此也有一些共同语言,他们很快恋爱了。

  李蓉虽然外貌不及小汪,但勤快能干,婚后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一肩挑”,对赵詹奇的工作帮助很大。

  人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优秀的女人”,李蓉就是这样的女人。随着赵詹奇在岗位上不断干出业绩,他被提拔为制药厂动力设备车间科长,并以此为平台认识了一些卫生系统的领导。

  赵詹奇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他轻财好义,经常会把工资拿出来周济有困难的工友,在厂里的风评很好。

  口碑业绩双优的赵詹奇很快成了厂领导着力培养的好苗子,70年代后期他被提拔到杭州市医药局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这也是赵詹奇走上仕途的开始。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有的人在基层岗位蹲了多少年也没有遇到出头之日,可刚刚成为基层干部的赵詹奇很快遇上了一阵“好风”。

  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为了给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以超人的魄力和眼界提出了“干部要年轻化”的政策。

  才34岁的赵詹奇顿时又成为领导眼中的可造之材,没干两年就从办公室副主任调任拱墅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不久转正。

  可以说,这次提拔对赵詹奇来说实在是太快、太容易了,所以他在拱墅区区长的位置上磨炼的时间有点久,但他本身就是个四平八稳、低调中偏努力的人,所以将近10年也没有出什么大篓子。

  那还是在1991年,赵詹奇到商业局局长那里协商公事,正好遇到杭州飞达航空服务公司的“汪经理”来拜访局长,令赵詹奇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汪经理”竟然就是当年的初恋汪沛英。

  20年后,汪沛英只不过是一个航空服务公司的中层职员,而穷小子赵詹奇则成了在区里声名赫赫的“赵区长”。

  抚今追昔,二人感慨万千,如今的汪沛英已为人母,赵詹奇则有个刚读初中的儿子,讲起这20年来的各自经历,他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彼此之间从未远离,一直都在杭州。

  像他这样已经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中层干部,往往会有一种特殊的、病态的需要。

  那便是有个成熟知性、有女人味的“红颜知己”,他对那种刚刚走出学校青涩的小姑娘反而没有什么兴趣。

  汪沛英虽然已年近四旬,但美丽大方犹胜往昔,加上谈吐得体,有眼界,有知识,魅力毫无疑问地胜过了李蓉,令赵詹奇难以自拔。

  很快,他找了个由头到汪沛英家里拜访,与汪父交谈后得知,汪沛英的丈夫也是个事业型的人,长年在外打拼,陪伴她的时间比较少。

  随后,赵詹奇略施薄面便落实了汪沛英父亲的退休待遇问题,又给汪沛英介绍了给自己儿子补课的家教老师给她女儿补课,使小姑娘的成绩有了显着提高。

  对于像汪沛英这样好胜心强,又没有什么权势地位的人,赵詹奇只需要稍微给有关方面打个招呼,便让她的工作呈现出很大起色。

  但说句实在话,这时候的赵詹奇除了婚外情这点不太正常以外,其他的讲人情、托关系也是寻常的操作,并没有走到违法犯罪这一步。

  1992年,赵詹奇调任杭州市交通局局长,那年的杭州刚刚跨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赵詹奇大有作为的机会又来了。

  改革开放十多年,杭州的城市改造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却不尽人意,许多国际友人来访杭州之后的第一印象都是“美丽的西湖,破烂的杭州”。

  90年代初,杭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花大力气实施旧城改造和交通建设,几年间就拆掉了近6万平方的老旧房屋和上百家小作坊,给城市改造“腾笼换鸟”创造空间。

  只不过杭州每年用于城市维护的费用才3亿元,要想搞大规模建设根本不够,市里根据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精神终于想出了办法:引进外资。

  为了走引进外资这条路,当时杭州市领导同志承担了不少压力,因为很多人想不通,认为这是“借钱”,是“败家子干的事”,有的老同志还在政府办公会议上不客气地大骂市领导。

  但随着1993年投资6个亿的庆春路改造工程一炮打响,全市上下尝到了甜头,解放了思想,大批投资陆续到位。

  赵詹奇刚刚当上交通局长,杭州就立项开发绕城公路项目,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70亿,工程计划9年内全部完成。

  70亿!那时候杭州的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不到40亿,可以说谁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那时候赵詹奇办公室的门槛都快被踩破了,除了市里面各部委前来协调办事的人,更多的则是建筑公司的承包商。

  毕竟对于一年的产值不过几千万,一个亿的建筑公司来说,只要从这么大的蛋糕里分到一小块就足够受用一整年了。

  当然,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的赵局长从中拿了不少好处,他甚至不用介入投标,只要给某公司的老板指点一下,钱便滚滚流入了口袋。

  在赵詹奇任内,交通局大兴土木,堪称大工程的钱江三桥只用了3年多时间就全线通车,其效率之高令领导印象深刻。

  对于赵来说,他已经明白了干交通这一行的“秘诀”:现在只要工程上马快、施工快、交付快,什么成本、什么质量一切都好说!

  塔吊起落,桩机轰鸣,人来人往,尘土飞扬,送给赵詹奇的红包、支票最后都变成偷工减料的理由,看似光鲜的大桥、大楼里面留下了不知多少质量隐患和安全风险。

  这就叫“想干大事、会干大事、能干大事”的“事业型”干部,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很快,又一个造价惊人的工程交到了赵詹奇手上:投资额超30亿的杭州萧山机场和机场高速公路。

  这时的赵詹奇,已经成了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机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妥妥的副厅级干部。

  很快,萧山机场的候机楼就开始招标了,浙江的某大型建筑公司老总徐某听说汪沛英与赵詹奇的关系“非同寻常”,便动起了汪沛英的脑筋。

  徐老板带着厚礼拜访汪沛英,并告诉她:只要他的公司能够中标,愿意给汪工程造价的1%作为酬谢。

  汪沛英动心了:1%看似不多,可乘以五六千万的造价也有五六十万元,那时杭州城好一点的房子一套也才三四十万元!

  很快,汪告诉赵詹奇,有个朋友想请他帮忙,在候机楼招标过程中是否可以适当“照顾”一下。

  赵詹奇没有犹豫,作为位高权重的交通一把手,让徐某的公司中标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况这是汪沛英托自己办的事情。

  徐某的公司如愿以偿地接到业务之后没多久,便给汪沛英送去了几张大额支票,共计55万元。

  汪沛英喜滋滋地拿着几十万支票就要送给赵詹奇,不料赵却拒绝了,而且煽情地说:“将来我如果没有钱花了,你再给我也不迟。”

  这让汪沛英大为感动,而她所不知道的是,在她心目中形象如此高大伟岸的赵詹奇,早已是一个贪污狼藉的腐败分子。

  机场的物业楼、加油站等配套设施,道路、水电等市政工程,早就被赵詹奇包给了他所熟悉的“关系户”。

  这位“赵主任”不仅收人民币,对绿油油的美钞、金灿灿的黄金也特别感兴趣,而且还频繁出入建筑公司老板们组织的麻将局,与一些大老板们成了“亲密战友”。

  说也是巧,只要赵詹奇参加的牌局,他总是大杀四方,所向披靡,赢得那些堪称方城老手的建筑老板们片甲不留,每一把都能赚个万八千。

  当然作为官场老油条,赵詹奇基本的警惕性还是有的,他深知收受贿赂就是违法犯罪,为了让自己的罪行更加隐蔽,他决定让儿子赵广宇充当受贿的“白手套”。

  赵广宇高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就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衙内”,却被某公司聘为了“信息咨询员”。

  他所提供“咨询”的内容,就是赵詹奇组织招标的大型工程项目,通过他暗地里传递消息通风报信,建筑企业在业务承接过程中总能事半功倍。

  为此,老板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支付给赵广宇大笔“咨询费”,实则是给赵詹奇的贿赂。

  这对“受贿父子兵”在犯罪的道路上越干越离谱,到后来居然把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的收费权也卖给了行贿的商人。

  谁都知道高速公路是个日进斗金的摇钱树,虽然售价不菲(往往高达数十亿),但其回报同样也是高得吓人。

  这时候赵詹奇已经是省交通厅厅长,并且还是竞争副省长岗位的热门人选,因为他“敢担当”、“有魄力”,在省系统内部呼声很高。

  为了拿到高速公路的收费权,该老板不惜投入重金送给赵广宇两套房子,前后一共花了近400万元。

  就在赵詹奇做着入住省政府的大梦时,2006年8月其东窗事发,随即被“双规”,赵广宇随后也被公安机关请进铁窗。

  案发后,赵詹奇面对办案人员连连忏悔自责,痛哭流涕,表示自己对不起党的培养,辜负了人民的信任。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通过儿子受贿时,他竟称:“我是国家干部,直接收钱明显是受贿,通过儿子广宇的手会更好一些。”

  经检察机关调查,从1994年到2006年的12年中赵詹奇以“咨询费”、“业务费”、“借款”等形式共收受贿赂620万元,构成受贿罪。

  2007年7月,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赵詹奇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红颜知己”汪沛英也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不出意外的话,本来前程一片大好的“赵厅长”要在监狱里渡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标签: